您的位置: 99健康问问 >中医科 >中医内科 >湿热阴虚体质如何调理呢?
man

湿热阴虚体质如何调理呢?

女 | 43岁 2018-10-30 有6个回复

问题描述: 经常口苦,白带多,黄色,而且外阴还痒,皮肤还老是出油,动不动就发火了,中医判断说湿热阴虚体质,希望得到的帮助:湿热阴虚体质如何调理呢?

回答

头像

廖元兴

已帮助网友:1818 2018-10-30

阴虚和湿热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——阴虚之人体质虚弱代谢差,直接导致内分泌紊乱,水液不能正常排泻,久之化热,成为湿热;湿热之物滞留于体内,影响气血循环,阻碍阴精生长,久之导致阴虚。阴虚兼湿热体质多采用滋阴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,气虚体质就是以补肾气和脾气为主,肾为先天之本,脾胃为后天之本,二者同时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气虚的问题。可以用中药调理,知柏地黄丸加归脾丸调理,丸药比较慢,可以选用汤药效果好,来的比较快,控制症状比较稳定可靠。
你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中药改善体质。
铁皮枫斗:在民间素有“滋阴圣药”的美誉。据2010版《中国药典》记载,铁皮石斛可用于热病津伤,口干烦渴,胃阴不足,食少于呕,病后虚热不退,阴虚火旺,骨蒸劳热,目暗不明,筋骨痿软。
灵芝:自古为珍贵中药材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中医认为,灵芝具有扶正固本、补气安神作用,可全面增强人体正气,促进气血循环,并通过气血的循环带动全身水液的正常输布,与此同时祛除体内淤积的湿热。湿热祛除,气血运行通畅,体魄强健,故可抵御湿热邪气的入侵,灵芝堪称扶正解毒祛湿之上上品。

头像

吴名波

已帮助网友:3632 2018-10-30

湿热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,发热多在午后明显,并不因出汗而减轻,舌苔黄腻,脉数。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的不同部位而有差别.治疗湿热证要分湿重还是热重。湿重的以化湿为主,可选用六一散、三仁汤、平胃散等;热重以清热为主,可选用连朴饮、茵陈蒿汤,甚至葛根芩连汤。
阴虚体质特点:形体消瘦、面色潮红、口燥咽干、心中烦燥、手足心热、失眠多梦、大便干、小便黄、多喜冷饮、脉细数、舌红少苔。或伴有干咳少痰、潮热盗汗(肺阴虚);或心悸健忘、失眠多梦(心阴虚);或腰酸背痛、眩晕耳鸣、男子遗精、女子月经量少色黯红(肾阴虚);或胁痛、视物昏花(肝阴虚)。
这里介绍几个食疗方:
莲子百合煲瘦肉:用莲子20克、百合20克、猪瘦肉100克,加水适量同煲,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,每日1次。有清心润肺、益气安神之功效。适用于阴虚质见干咳、失眠、心烦、心悸等症者食用。
绿豆藕:藕去皮,冲洗干净备用。绿豆50克,用清水浸泡后取出,装入藕孔内,放入锅中,加清水炖至熟透,调以食盐进食。可明目止渴
赤小豆+薏米 煮汤最好的选择,贵在坚持 .

头像

胡世春

已帮助网友:2400 2018-10-30

下面的一系列症状可以帮您测试自己的体质,若症状超过3项,便可基本判断为阴虚湿热体质:
1.夜间烦躁不能入睡;
2.四肢困倦,时常感到头重脚轻;
3.脸上冒火,两颊潮红或偏红,尤其是面部和鼻尖油光发亮,容易生粉刺;
4.常感到眼睛干涩,口干咽燥,喝水后仍不解渴;
5.常感到口苦、口臭或嘴里有异味,尤其在清晨口腔黏腻的感觉特别明显;
6.性情急躁,冲动易怒;
7.排便不爽或尿色发黄;
8.皮肤容易瘙痒;
9.女性常带下色黄,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;
10.舌质偏红,苔厚腻,舌边有齿痕。
此病主要是肝脾不和,肝失疏泄,气机失调,脾胃虚弱,脾失健运,不能运化水谷和津液引起的;平时嗜好辛辣食品,劳累及熬夜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的。建议你可以口服一清胶囊丹栀逍遥丸保和丸,禁辛辣食品,清淡饮食,可以用温水洗洗脸和脚,促进血液循环,会改善你的症状。

头像

谢武龙

已帮助网友:3295 2018-10-30

你的情况一般考虑是阴道炎症的症状、与性生活清洁卫生有关
建议口服左氧氟沙同时使用甲硝唑栓,保持阴部清洁卫生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
以上是对“湿热阴虚体质怎么调理呢?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高福玲

已帮助网友:4161 2018-10-30

阴虚湿热体质的人,平时应该如何调理身体,使身体恢复阴阳平衡呢?
1.规律作息 调和阴阳
注意饮食、排便和日常作息的规律,注意劳逸结合;遵循大自然和人体的自然规律,尤其晚上高质量的睡眠,是预防人体阴物质流失的有效方法。
2.运动排汗 理疗祛湿
运动后排汗是祛湿气较为直接的方法。另外,还可以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,祛除体内的湿气,例如中药浴足、拔火罐、刮痧、经络按摩、穴位埋线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运动或理疗前,最好适量饮水,以畅通排泄通道。
3.饮食调理 祛湿养生
日常饮食类调理,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每天养成饭前饭后喝一碗祛湿粥,比如绿豆、百合加山药,薏苡仁、红豆加红枣,芡实煮黄小米粥等。另外,葛根玉米山药汤祛湿又养生,是饮食调理的好帮手。
4.中药调理 滋阴祛湿
建议用中药调理,如滋阴生津之品铁皮石斛、西洋参、沙参、玉竹、麦冬等,可以有效缓解体内的阴虚干燥;而淡渗利湿之品有灵芝、薏苡仁、芡实、赤小豆等,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痰湿郁热

头像

张绍兰

已帮助网友:2022 2018-10-30

阴虚,中医名词,同阳虚相对.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.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,故称阴虚,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.由于阴虚不能制火.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,两者常互相影响.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.盗汗.颧红.消瘦.舌红少苔等.
阴虚多因血虚,“阴虚生内热”,表现为五心烦热,口干 咽燥,神烦气粗,尿黄便干等;体质虚衰,心悸气短,头晕眼花,精神状态差;月经不调,面色无华,黑色素沉着,黄褐斑,蝴蝶斑滋生;更年期困扰;过早进入更年期;一般多见于女仕,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,长期低烧等. 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,以滋阴潜阳为法.常选择的食物,如芝麻,糯米,绿豆,藕,马兰头,大白菜,黑木耳,银耳,豆腐,甘蔗,李,桃子,西瓜,黄瓜,百合,山药,乌贼,甲鱼,海参,鲍鱼,螃蟹,牛奶,牡蛎,蛤蜊,海蜇,鸭肉,猪皮等.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,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.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.阴虚火旺的人,应少吃辛辣的东西,火锅最好少吃,鸡肉也不要多吃,蒸,炸,爆,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,水果中龙眼肉,荔枝能不吃就不吃.阴虚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,冷饮对阴虚有调整作用,当然,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