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99健康问问 >皮肤性病科 >皮肤科 >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有哪些呢?
man

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有哪些呢?

女 | 20岁 2018-12-12 有7个回复

问题描述: 我弟弟在前几天突发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,出现咽喉堵塞感,气促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家人比较担心就去了本地医院检查,检查结果检查说是慢性荨麻疹,之后配了药回来吃,反反复复也不见有什么好转,人也比较消瘦了,

回答

头像

胡世春

已帮助网友:2400 2018-12-12

慢性荨麻疹是跟过敏因素有关系的,严重时危及生命,慢性荨麻疹的危害大,慢性荨麻疹如果不治疗的情况下,是会出现危害生命的可能的,比如慢性荨麻疹如发病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,这样会严重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,出现咽喉堵塞感,气促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导致患者窒息死亡;病情严重者,伴有心慌、烦躁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,危及生命安全;所以在治疗上是要找到过敏因素,尽量避免,应该到医院做一下过敏原试验,明确是哪种东西过敏引起的;其次可以用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,平时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避免受凉,多吃新鲜蔬菜,保持大便通畅,有助于减轻复发。
以上是对“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有哪些呢?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谢武龙

已帮助网友:3295 2018-12-12

慢性荨麻疹的危害:
1、诱发其他疾病有些荨麻疹期初不明显这是最可怕的,因为它有可能是慢性荨麻疹,慢性荨麻疹会有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。如伴有消化道症状,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和腹痛胃肠道功能紊乱;伴发溃疡性结肠炎,慢性荨麻疹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,因此可以诱发肾炎,自身免疫性甲亢,SLE,甚至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导致恶性肿瘤等!生育期妇女还可以导致免疫性不育及流产。
2、影响生活质量,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是在后期呈现出来的,他会在后期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。倘若慢性荨麻疹若发病未及时治愈,就有可能迁延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,晨起或临睡前瘙痒加重,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。因此慢性荨麻疹必须彻底治疗,而不是像某些医生说的那样不需要治疗,任其发展,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
头像

张绍兰

已帮助网友:2022 2018-12-12

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出现荨麻疹的症状多是由过敏原引起的,经常会冒出一些块块形状、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,同时也多会出现发痒的,具体慢性荨麻疹的危害以下将为您介绍。慢性荨麻疹如发病在呼吸道的喉头和支气管处,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喉头水肿,出现咽喉堵塞感,气促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导致患者窒息死亡;病情严重者,伴有心慌、烦躁、恶心、呕吐,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,危及生命安全;

头像

魏帅帅

已帮助网友:1819 2018-12-12

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。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。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。其迅速发生与消退、有剧痒。荨麻疹常见病因有:
1.食物以鱼、虾、蟹、蛋类最常见。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.
2.药物
3.感染
4.动物及植物因素,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、羽毛等。
5.物理因素,如冷热、日光、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。

头像

李小可

已帮助网友:1819 2018-12-12

你好,,慢性荨麻疹的症状,这个和过敏的症状相差不大。
一般来讲,慢性的荨麻疹比较少导致喉头水肿的情况,这种建议到医院去做一个过敏原的检查。针对慢性荨麻疹,这个建议规范的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,在症状下去之后,还继续使用药物维持一段时间。
以上是对“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有哪些呢?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何伟文

已帮助网友:2756 2018-12-12

慢性荨麻疹,表现为特异过敏体质,在外界各种致敏因素的作用下,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混乱。因病因复杂,很难找到明确的过敏原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迁延难愈,需要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入手,多种药物配合治疗,以期达到最好的疗效。
建议口服:酮替芬片和盐酸赛庚啶片和依巴斯汀片和孟鲁司特钠片。连续吃药4-6周以上才可以彻底治愈。吃药期间就是荨麻疹不起了,也要继续吃药不可以间断。治疗期间,饮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烟酒虾蟹牛肉等刺激之品。

头像

张慧芝

已帮助网友:4011 2018-12-12

荨麻疹(Urticaria)俗称风团、风疹团、风疙瘩、风疹块(与风疹名称相似,但却非同一疾病)。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。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。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。其迅速发生与消退、有剧痒。可有发烧、腹痛、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。可分为急性荨麻疹、慢性荨麻疹、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。 得了荨麻疹要及时远离过敏原,并选择外用纯中草药提取物乳膏这类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,能有效的治疗荨麻疹和防止荨麻疹病情的恶化。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1.保持生活规律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适应寒热变化。
2.避免强烈搔抓患部,不用热水烫洗,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。
3.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,治疗慢性病灶,调整胃肠功能,驱除肠道寄生虫。
4.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饮酒。保持清淡饮食,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