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99健康问问 >皮肤性病科 >皮肤科 >火疖子怎么办?
man

火疖子怎么办?

女 | 24岁 2018-12-16 有6个回复

问题描述: 我这段时间屁股上痒的路虎,用手摸的时候有一个疙瘩,而且就是后来越长越大,工作室天天坐着,做时间长了的话就是屁股疼的厉害,注意是疙瘩还留东西出来,检查说是火疖子,

回答

头像

高锡云

已帮助网友:3368 2018-12-16

疖子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,致局部红肿、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。可分有头疖、无头疖、蝼蛄疖、疖病等。其特点是色红、灼热、疼痛,突起根浅、肿势局限,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,易脓、易溃、易敛。相当于西医的疖、头皮穿凿性脓肿、疖病等。疖子,中医认为是热毒侵入皮肤而发病,属于疮疡热证,所以又称“热疖”。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,则称为“疔疮”。疖子以头、面、颈、背、臀等处最为多见;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、足趾。疖子虽小,但也不可忽视对它的预防和治疗。
1.早期促使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选用热敷、超短波、红外线等理疗措施,
2.局部化脓时急躁排脓 疖顶见脓点或有波动感时用石炭酸点涂脓点或用针头将脓栓剔出,或作切开引流,禁忌挤压。

头像

wangwen

已帮助网友:2477 2018-12-16

根据你所说你这个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久坐气温较高,细菌繁殖迅速,从而导致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,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火疖子
可以用75%的酒精消毒,在局部涂抹一些抗炎药物,如复方新霉素软囊,多吃一些降火的食物,如绿豆,海带等,平时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,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尽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,少食油腻的食物,平时保持好个人卫生,经常的换洗内衣内裤,保持皮肤的清洁,症状严重时,可及时去医院进行手术切开引流。

头像

彭丽霞

已帮助网友:2212 2018-12-16

疖肿多因气候炎热感受暑热毒邪而形成.治疗一般是涂以消炎拔脓的外用药.或服用消炎药物.取绿豆少许.用冷水浸泡至软.仙人掌去刺洗净.将二药放入碗中捣烂成糊状.均匀地敷于患处.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住.再覆以纱布包扎即可.每日换药1次.一般换药1~2次.局部红.肿.热.痛即可明显减轻.
1.注意皮肤卫生,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,最好不多吃甜食。千万不要用挤捏的方法去排脓。尤其是面部和上唇的疖子。对于反复发作的疖病,要寻找潜在的因素,消除体内感染病灶。检查有无贫血和糖尿病等情况,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。
2.抗生素的注射和内服。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。首选青霉素,也可用洁霉素0.6g肌注,每日两次,也可用先锋霉素、泰利必妥及磺胺等。
3.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混合菌苗疗法、自血疗法。也可皮下注射转移因子2mg/次,每周两次,五周为一疗程。
4.早期的疖子不能切开引流。成熟的疖子已化脓变软者,可切开排脓。但面部和上唇的疖子千万不要挤压和随意切开。未成脓者,可每日外用纯鱼石脂,或鱼石脂硫磺泥膏,可促进炎症消退。
5.可进行紫外线、红外线、超短波照射,缓解炎症。

头像

唐建兵

已帮助网友:4223 2018-12-16

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,常扩展到皮下组织.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,建议中医中药治疗.用传统中医外科膏药内加生肌丹帖敷可治愈。传统中医外科膏药可以活血化瘀、疏通经络、托毒祛腐、清热解毒、补气活血;“生肌丹”可以托毒外出,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,增快局部血流,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,祛腐生肌。对各种疔,痈.疽,疖,化脓溃烂,手术刀口感染等疾病疗效奇特,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,对患者肝、胃、肾脏等功能无任何损伤,疗效迅速、作用持久、无副作用。
以上是对“火疖子怎么办?”这个问题的建议,希望对您有帮助,祝您健康!

头像

魏帅帅

已帮助网友:1821 2018-12-16

您好,可能是疖肿引起的皮肤肿痛等症状,由细菌感染引发。
注意卫生避免用手挤压,可局部贴敷拔毒膏,出现化脓后可到医院引流出脓液。

头像

张瑶

已帮助网友:4112 2018-12-16

你好,疖子是一个毛囊及其结构的化脓性感染,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,病因是由于皮肤卫生不良、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、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。初病起期局部红肿疼痛,而后红肿范围扩大、跳痛明显,最后形成脓肿,如果破溃则流脓但疼痛减轻。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、畏寒、发热、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。若多个疖子同时或者反复发生在身体各处,则称为疖病。
在疖子初起时,可以用75%酒精消毒,以利于疖子的局限化;当疖子形成时,可用10%鱼石脂软膏或中药芙蓉膏外敷;若疖子成熟,表面柔软,并出现波动感时,可以切开排脓,排脓后,再上复方新霉素软膏至痊愈;但如果是外耳道、鼻、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,更不要挤压,以防感染扩散蔓延。如果发生疖病,疼痛显著,并伴有发热、局部淋巴结肿痛时,应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疗。对一些疖病患者,还应检查有无糖尿病等慢性疾病。